|
挫折·激励·赏识
对不同的学生,应该使用不同的教育方式。 用挫折教育等方式砥砺优生,对优生在重点培养学习能力、激发其学习潜能的同时,进行意志品质熏陶,特别是挫折教育,以培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,磨炼其坚强的意志品质,如,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大训练难度、考试故意少给考分、学生间有矛盾时优先批评优生、在不伤及其自尊的前提下对优生的错误给予较为严厉的责难,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,戒除骄娇二气和唯我独尊的陋习,以适应未来社会需要,健康成长。 对中等生要多进行激励。中等生成绩相对滞后的成因,一般地说不在于智力因素,而在于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缺陷,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寻找到适合自我的学习方法,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最有效途径,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。教师在课堂提问和课外辅导上,要狠下功夫,多向中等生倾斜,让他们在吃得饱的基础上还要吃得好,使他们学起来更加自信,更加主动。 对后进生要进行赏识教育,在教育过程中,要善于发现、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,使他们重拾信心,重树形象,使他们尽快融入集体,参与团队活动,发挥其自身优势。只要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,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,比如字写好了,作业按时完成了,守时守纪了等,都要及时肯定,给予鼓励,及时表扬。按照他们的能力特点和特长,安排适当的班级工作,为他们锻炼才干提升能力创造机会,提供平台。 卫中 章国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