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  首页 -往期报纸   
  文章搜索:
搬家奏鸣曲

  国庆节前夕,老公回广水年休,带回一个设想——在老家城乡结合部租块地种树、养鸡、喂鱼,搞个农庄式园子。这就意味着我们可能又要在百里之外再建一个住处。今后,每周住在哪里还真让人犯难。
    从住无定所到择优而住,二十多年的酸甜苦辣冷暖自知。结婚至今,我们一共搬了10次家。值得庆幸的是,搬家的过程也是幸福指数积累的过程,房子就像树的年轮一样一年年长大。
   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,我们结婚时正是城市住房矛盾凸显期,单位准备安排一个旧车库给我们作新房,后来实在感到不妥,就安排与另一对年轻夫妇同住一个大套房,两家同进一个大门,共用一个客厅、一个厨房,这种住法那时有个好听的名字叫“团结户”。但天长日久,锅碗瓢盆难免发生碰撞,“团结户”不团结的事便时有发生。那时我天天在想:什么时候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呢?
    “团结户”一住就是几年,随着收入的增加,也为了给孩子一个安静的成长环境,我们在单位附近租了一套两居室,尽管条件简陋,我却有了“糠坛子转到米坛子”的感觉。可随着夏天的来临,没有隔热层的房子到了夜晚蒸笼似的难以立足,孩子一个劲地哭闹。我们只好在太阳落山时端水泼洒楼顶降温,实在不行,就把床板搬到楼顶睡觉,可又敌不住蚊叮虫咬,下半夜再搬回屋内,一个夏天把人折腾得筋疲力尽。
    九十年代中期,单位建了新房又进行了房改,我们先后搬了几次家,与大多数机关干部一样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屋,住上了100多平方米的宽敞新房。新世纪到来之时,伴随着地级随州市成立,我们来到历史名城,在这个全新的城市里,选中了城郊一处临山亲水的商住区,盖起了单门独院的小楼,房前屋后种满了各种果菜和花草。
    我常想,现在我们以城市为家,全身心投入工作,闲暇之余驾车飞驰在高速公路上,只需个把小时就可以在另一个城市歇息;需要宁静时,我们可以在亲水楼阁读书、听歌,到时候,想住哪里,家就可以搬到哪里,该是多么惬意啊!
  
    (秦晓霞)
更多>>  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
 
 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
·搬家奏鸣曲
  本文所在版面
【第 A6 版:社会生活篇】

随州日报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

Copyright© 2007-2019 by .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