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  首页 -往期报纸   
  文章搜索:
草鞋 球鞋 皮鞋

  我们这些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人,见证了祖国由弱到强的发展变化,经历了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历史变迁。就穿鞋来说,我经历了打赤脚,穿草鞋,穿球鞋到穿皮鞋的“鞋路历程”。
    “蛤蟆叫,赤脚跳”。记得小时候每当柳树长叶时,母亲就把我们的土布鞋洗净晒干收起来,准备秋季天气凉了再给我和弟妹们穿。于是,我和伙伴们从春到夏,从夏到秋,当起“赤脚大仙”。光脚走路,难免会被刺扎着,村里的陈大妈是挑刺高手。夏天中午,人们聚集在湾子北头的皂角树下乘凉,这时我们一群“小扳不倒”便轮流着趴在青石板上,由陈大妈用拉鞋底的针给大伙做“挑刺手术”,我们一个个疼得呲牙咧嘴。
    六十年代末上初中时,看到湾子里的长辈们用田埂上长的一种草打草鞋穿,我也依葫芦画瓢地打了一双草鞋穿到学校去,着实被班主任表扬了一番。老师还号召大家向我学习,这一号召不打紧,全校大部分同学都穿起了草鞋。
    七十年代初上高中时,在外工作的父亲花3.5元,托人从上海为我买回一双蓝布面、白胶底的网球鞋,令同学羡慕不已。一次运动会,同学们都把我的那双宝贝球鞋当成了提高运动成绩的法宝,轮换穿着它冲刺,结果活动结束了,我的球鞋也掉了“焊圈”。
    高中毕业后,我参军到部队,穿上了当时质量最好的“解放牌”军用胶鞋,既舒适,又耐磨。我买了几双寄给同学和弟弟,足足过了一把“解放鞋”的瘾。
    改革开放三十年,鞋子的变化让人吃惊。无论大城市还是小集镇,鞋城鞋店随处可见,鞋的种类更是让人眼花缭乱。现在皮鞋成了穿着的主流,高跟的、平底的,浅帮的、长筒的,晴天穿的、雨雪天穿的……公务出行,走亲访友,穿上一双油光锃亮的皮鞋,感觉越过越年轻。
  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开始对鞋的功能有了要求,内增高鞋、减震鞋、按摩鞋等多功能鞋“崭露头角”,穿着更加舒适。至于将来嘛,还真不知道又会冒出什么鞋来呢!
  
    (金鑫善)
更多>>  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
 
 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
·草鞋 球鞋 皮鞋
  本文所在版面
【第 A6 版:社会生活篇】

随州日报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

Copyright© 2007-2019 by .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