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特 殊 的 家 长 会
——瓜园小学“家校联系,开放教学”活动侧记
作者:马培春
考试后开家长会,是各校多年来例行的工作。这个学期,曾都区南郊瓜园中心小学一改固有模式,用一周的时间,以“家校联系,开放教学”为主题,开了一场特殊的家长会。 将主动权交给教师 近日,记者走进瓜园小学。二年级一班正在上美术课,只见黑板上画着好大一只展翅飞翔的蜻蜓,学生们埋头在纸笔间,用心描画着,教室后面满满地坐着一排排家长。这是家长会的一部分——教学展示。 该校校长文敖说,以前家长会年年开,但由校委会组织,重点在对学校的宣传,且流于形式,老师不用心,家长也不上心,解决实际问题不多,没有真正促进家、校交流,甚至导致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误解。他深感形式主义的流弊,思之再三,在广泛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,提出变革家长会的模式,将主动权交给教师,按年级分批次以班为单位召开,从头到尾由各班班主任负责。班主任必须真心倾听家长意见,携手解决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。 这样的家长会好 形式不难改,难改的是观念。要想家长会收到实际效果,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起着关键的作用,只有真诚的态度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。文敖没有给出统一的模式,而是要求教师们自己提早筹划并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。“说实话,有压力。我最担心的是自己一不小心说错什么话,让家长不高兴。”虽然做了充分准备,但家长会召开前,三年级一班班主任王金玉还是有些不安。为了拿出尽善尽美的方案,王金玉没有少加班。她搜集了学生们入校以来参加各类活动的照片,制作成精美的幻灯片,好让家长们看到自己孩子的成长过程。她还制作了调查问卷,以书面形式向家长征集意见和建议。 二年级召开家长会时,家住均川的习开菊特地搭乘公交车赶到学校。她的孙女每个周末乘坐学校校车回家,但因为孩子多,司机每每不肯将她送到,她还要步行一段路程才能到家。习开菊在家长会上将她的不满和希望表达出来,得到“可以解决”的答复后,她满意地说:“好!这样的家长会好!” 找准问题对症下药 家长会延续了一周的时间,之后,教师们又花了大量的时间总结成败。这次尝试是否达到理想效果?文敖坦言,较之往年,这次家长会肯定是有进步的,但其间还存在问题,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障碍并没有完全打通。 总体看来,家长会气氛不够活跃,在一些班上,教师一方讲得多,真正留给家长提意见的时间偏少。有的教师害怕家长提意见,有的教师急于解释,在处理家长意见的方式上不尽合理。家长多半表现得被动,发言则赞誉多问题少,有的家长对校方的诚恳态度并没有在意。一位王姓家长说他有意见憋着也不讲,“随他变什么花样,总不还是那么回事”。 “不怕发现问题,找准问题才能对症下药。”文敖的态度如此,教师们的态度也如此。一年级三班班主任朱俊说: “送走最后一位家长,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。社会的需求,家长的重托,叫我怎能松懈?今后只能更努力。” (本报记者 马培春 通讯员 道义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