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  首页 -往期报纸   
  文章搜索:
切勿“眉毛胡子一把抓”
  上午刚进办公室,就看到年轻气盛的宫老师正在满脸通红、气急败坏地训斥三个不成器的“老顾客”。
    由于频繁“光顾”办公室,我对这三个学生已经很熟悉了:王某、黄某、刘某。对于他们的“劣迹”,我更是从宫老师的反复训斥中了解得一清二楚。
    据我观察,黄某比较老实,从他的神态就看得出,不敢抬头,更不敢东张西望;王某比较低调,可能自制力差些,胆子较小;刘某稍微狡猾一些,每次进了办公室,似入无人之境,还无所谓地东瞧瞧,西瞄瞄,一般不轻易低头认错。
    其实,他们每次犯的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,都是些小毛病,只是过于频繁了些,这一点让宫老师甚是恼火,觉得学生没把他这个老师放在眼里。但是,任宫老师“狂轰滥炸”,他们却毫不动摇。
    等宫老师发泄完毕,送走“三员大将”之后,我笑盈盈地对宫老师说:“宫老师,你这样批评学生不对,没什么效果的。你看,你刚才那么痛心疾首地训人气着了谁?急着了谁?他们根本不在乎!我觉得,对这三个学生分别训话、施压,效果可能会比较好。因为三个学生的性子并不一样,哪能用一样的教育方法呢?你批评王某时,刘某还要窃喜呢!你批评刘某时,王某和黄某总觉得有垫背的。所以,一起批评他们,他们根本无怯意,对这样的‘刁民’应该各个击破,分而治之。”
    “出道”不久的宫老师,听了我的话,若有所思,我接着分析:“魏书生就是喜欢动脑筋解决问题,从而提高工作效率。课堂教学也提倡‘有效教学’、‘提高课堂效率’,那批评人也应该提高效率才是呀!”
    检验“真理”的时刻终于到了。不久,这三个调皮鬼又“犯事”了。宫老师听了我的建议,对他们“分而治之”,效果当时就出来了。最先被“攻破”的是黄某,他痛哭流涕地发誓以后绝不再犯,王某和刘某虽然没有黄某反应那么强烈,可从他们的态度来看,还是有所悔悟的。从宫老师欣喜的脸上,我知道,宫老师对这三个学生又燃起了希望。
    在有人作陪衬的情况下,批评效果肯定是差强人意的,我尝试过,也体验过。一个一个地“啄”,比“眉毛胡子一把抓”要强得多。因为在这种情况下,受批评人注意力集中一些,老师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“望闻问切”,这样,批评的效率自然也就高了。
  
    (郭定方)
更多>>  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
 
 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
·切勿“眉毛胡子一把抓”
  本文所在版面
【第 A2 版:教育在线】

随州日报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

Copyright© 2007-2019 by .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