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  首页 -往期报纸   
  文章搜索:
学生为什么拒绝朗读
  又要处理习题了,这节课的内容是赏析《落叶是疲倦的蝴蝶》,文中有两段是写在外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,对母亲的思念。我请一位女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,要求读出作者的真挚情感,谁知这位女生冷不丁冒出一句话:我不想读。问她为什么,她不说;我很生气,一定要她读,可她偏不读,和我僵持不下。为了打破僵局,一个学生自告奋勇地替她读了这两段。
    课后我很困惑:为什么学生会拒绝朗读?这里有学生自身的问题,但更多的是不是我这个老师的问题呢?我自问,当时请学生朗读,有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有朗读的欲望?我这个当老师的有没有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?没有。我之所以请学生朗读,仅仅是在课堂上想到这个环节,学生一读完,我就可以接着进行下面的教学过程。至于学生读得好不好,是否用心读,是不是通过朗读加深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,这些都在其次。仔细想想,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次朗读都是这样的。
    这样的朗读对课堂教学有帮助吗?能帮助学生学习理解课文吗?答案很清楚,这样的朗读只是走过场,没有任何实效,对学生的学习没有任何帮助,是种无效朗读。想想看,我们的教学中又有多少这样的无效朗读?《新课标》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,在读中整体感知,在读中有所感悟,在读中培养语感,体验品味。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都开始重视朗读的作用,朗读的形式也多种多样,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:有的朗读只是为朗读而朗读。
    朗读不应该是课堂的点缀,而是一种教学手段,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课文,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。所以要让朗读真正发挥作用,首先是学生要愿意读。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”,我们应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,让学生愿读、乐读,让学生在朗读中加强理解和体验,有所感悟和思考,获得思想启迪,享受审美乐趣。
  
    (王艳华)
更多>>  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
 
 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
·学生为什么拒绝朗读
  本文所在版面
【第 A2 版:教育在线】

随州日报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

Copyright© 2007-2019 by .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