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  首页 -往期报纸   
  文章搜索:
为移民学生开“小灶”
作者:徐王俊
  自今年9月起,随县新街镇中心学校多了一项制度:随着郧县18位移民学生入学,该校为他们开了“小灶”,把移民孩子当自己的孩子,确保他们“吃得好,住得好,学得好”,涌现出许多感人的故事。
    11月15日,在该校七年级4班的黑板报上,贴着这么一篇学习心得,讲移民新生换了新环境后,如何在老师、同学的关怀下,加倍学习,以全年级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报答大家。字字吐真情,句句露心声。
    该篇文章的作者是原住郧县柳陂镇辽瓦村,现移居新街镇刘家岗的徐志豪。然而,这个外表阳光的男孩,在刚入学时,却因为对环境感到陌生,曾有一段在教室里默默不语,把自己封闭了起来的经历。封闭自己的,并不只徐志豪一个。“18位移民学生中,大多数不喜欢和别人交流。”七年级4班班主任黄大云说。
    面对这一情况,学校当即决定在各班安排师生专人帮扶移民学生。每次上课,老师第一个向他们提问;下课后,老师第一个问他们听懂没有;每顿吃饭,总是问饭菜是否可口……
    一周后,徐志豪不再沉默了,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,话也多了,课堂内外主动和老师、同学交流。普通话越来越标准了,校园内还主动和英语老师打招呼:“Goodmorning,MissHe.”
    9月中旬,该校组织召开的家长座谈会上,徐志豪作为学生代表发言:“刚来到这个学校,我脑海闪现的第一个词是‘陌生’,但老师的关怀驱散了陌生感……学校给我们发了新书包,新文具,在生活上也很关心我们......我会努力学习来报答你们……”
    全场与会家长、老师、同学、学校领导都被这平实的语言感动,在阵阵掌声中,感激的泪水,高兴的泪水,此刻从他们眼中夺眶而出。学生家长徐明激动地说:“很多次躲在教室外面听老师讲课,都是普通话教的,作业批改得很认真,很敬业,孩子在随州读书,放心!”
    辛勤耕耘换来累累硕果。11月初,该校组织阶段性测验,18位孩子的成绩均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。
  
    (本报记者 徐王俊 通讯员 周宇 何相敏)
更多>>  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
 
 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
·为移民学生开“小灶”
  本文所在版面
【第 A2 版:教育在线】

随州日报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

Copyright© 2007-2019 by .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