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  首页 -往期报纸   
  文章搜索:
什么是病毒性肝炎
作者:2
  随州市疾控中心 肖静
  
    1、病毒性肝炎有哪几种型别?
   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,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性疾病。病毒性肝炎型别众多,常见的病毒性肝炎至少有甲型肝炎病毒(HAV)、乙型肝炎病毒(HBV)、丙型肝炎病毒(HCV)、丁型肝炎病毒 (HDV)、戊型肝炎病毒(HEV)等五种型别。近年来还发现了庚型肝炎病毒(HGV)和输血传播肝炎病毒(TTV)等新型肝炎病毒。
    2、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是什么?
    甲肝和戊肝主要通过粪-口途径传播,常因食用或饮用受到污染的食品或饮水而感染;乙肝、丙肝和丁肝主要通过血液途径传播,常经血液制品、静脉注射、分娩和性接触等方式感染。
    3、什么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?对HBsAg携带者的医学处理原则有哪几条?
    乙肝表面抗原(HBsAg)携带者是指HBsAg阳性,但无肝炎症状和体征,肝功能检查正常,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。目前对HBsAg携带者的医学处理原则主要有三条:1、保护肝脏:绝对戒酒,避免过劳,保持心情舒畅,合理营养,定期复查乙肝病毒标志物及肝功能,必要时可服用药物增强机体抵抗力和肝脏营养,忌盲目用药。2、抗乙肝病毒治疗,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。3、家庭个人卫生处理:家庭其他成员可注射乙肝疫苗预防感染。HBsAg携带者的生活用具、衣物等可用0.2%的84消毒液浸洗(20分钟),餐具采用蒸煮30分钟的办法消毒。
    4、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措施有哪些?
    预防病毒性肝炎关键是加强落实各项预防措施,深入开展健康教育,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。甲肝和戊肝的预防采取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措施,做好饮水、食品和环境卫生,加强服务行业、幼托机构及学校的卫生管理,从源头上杜绝潜在的传播来源。乙肝、丙肝和丁肝(包括庚肝和输血传播肝炎)的预防均应严格管理血液和血液制品,预防家庭内经密切接触传播。此外,还可以通过甲肝和乙肝疫苗接种来有效预防甲肝和乙肝。
    5、怎样接种乙肝疫苗?哪些人应该接种乙肝疫苗?
    乙肝疫苗接种按0、1、6月程序全程接种三针,即首针接种后,间隔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。新生儿接乙肝疫苗,第一针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,第二针接种时间是在新生儿满1个月时,第三针是在新生儿满6个月时接种。对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应进行补种,剂量为5μg或10μg。成人接种推荐20μg乙型肝炎疫苗。
    目前乙肝疫苗的重点接种对象为:
    (1)新生儿:应当普遍接种,因母婴传播在我国是HBV传播的最主要途径,我国在1992年已经将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。(2)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:在乙肝疫苗供应充沛的情况下,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应列入乙肝疫苗接种对象。(3)医务人员:医院中乙肝感染最危险部门是透析病房、化验室、急诊室、口腔科和肿瘤病房等,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接触血液,因此,对这种接触血液机会较多部门的乙肝病毒易感者也应接种乙肝疫苗。(4)青少年:青少年也可作为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,可以防治HBV的感染,又可以直接降低乙肝的发病率。(5)其它高危人群中HBV易感者。
    6、在什么情况下应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?
    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从健康献血员中分离出来的,其血浆中含有滴度较高的抗-HBs,经过浓缩工艺而制成的,含有200国际单位以上的称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。这种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乙肝有较好的免疫作用。
    由于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是用人血作为原料,来源困难,一般在两种情况下使用:(1)阻断母婴传播,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母亲。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一次免疫球蛋白200IU,并在出生24小时内、1个月和6个月各接种一次乙肝疫苗,对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具有良好作用;(2)如医生、护士等在给乙肝病人治疗、护理或采血时,不小心手指被染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刺入、吸入、溅入伤口、粘膜等,应立即给受感染人员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支,1个月后再重复注射1支,可起到预防感染的效果。
更多>>  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
 
 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
·什么是病毒性肝炎
  本文所在版面
【第 A4 版:健康专版】

随州日报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

Copyright© 2007-2019 by .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