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  首页 -往期报纸   
  文章搜索:
一辆车赚多少钱
  (上接第一版)
    今年国内专汽市场整体疲软,随州低端车订单减少,产销严重滑坡,高端车订单稳定。航天双龙接连收到大订单,1至8月该公司销售6.14亿元,出口1000万美元,同比均大幅增长。
    拥有自主研制能力,错位研发独特品种,是专汽实现高利润的保证。教练车、洒水车、垃圾车等都属于“三低”(即低科技含量、低价格、低利润)产品,目前我市70%的专汽企业都在生产,不过60%的企业有独特的“三高”产品,如齐星的电视转播车和献血车、双龙的混凝土搅拌车、程力的高空作业车等,在本地都具有独创性,错位发展,有的每辆利润多达几十万元。
    科技投入决定产品利润。调查发现,随州专汽产业科技投入不多、高科技人才短缺、产品结构不合理,众多企业瞄准中低端市场,互相杀价,诚信缺失,都制约了利润提高和产业升级。所幸随州专汽行业整顿规范正紧张推进。
    其实,随州专汽利润空间很大,应加大差异化发展,研发更高端、更新型的品种,如液态和气态运输车、采矿车、禽畜动物车、冷冻冷藏车、易燃易爆或剧毒危险品专用车等,走向高端化,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。
  
  
  掌控核心竞争力是关键
  
    随州专汽产业,提档升级的关键就是加大研发投入,提高产品技术含量,抢占高端市场。目前,不少校企联合研发新品,增加了科技投入,开辟了新市场。
    湖北楚胜与武汉理工大合作,研发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“三轴空气气囊悬架半挂运油车”,填补了行业空白,产品在高端市场欧美地区看好;湖北合力与武汉大学研制的道路检测车,全国首创,单台售价300多万元,因掌控了核心技术,利润大得惊人。
    随州专汽产业如今产业链日趋完善,但汽车底盘、发动机,零部件中变速箱和车桥等,核心技术产品的生产能力还比较欠缺。新楚风、东风随专虽具有底盘生产能力,但本地配套量不大,90%的企业所用底盘仍是对市外采购,“高利润”都被外地企业赚取,自己只能赚改装汽车上装部分的 “小利润”。
    攀高结贵、嫁接重组,是专汽产业提档升级的一种捷径,可以赚“大钱”。专汽企业通过与国内外驰名企业合作,引进更多的底盘、发动机生产企业,掌控核心技术和核心利润;引进先进设备、工艺、技术、管理等,可以整体提升产业水平。所幸中国恒天、柳州汽车已入驻随州,随州专汽产业发展的春天指日可待。
    中国专汽之都,要在装备水平、产品研发、科技投入各个方面与国际接轨,领航着中国专用汽车行业发展。每家整车及零部件企业,都要不遗余力加大科研投入,引进高精尖人才,不断地研制新品,方可壮大和提升整个产业。
更多>>  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
 
 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
·一辆车赚多少钱
  本文所在版面
【第 A2 版:综合新闻】

随州日报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

Copyright© 2007-2019 by .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