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
采 阳 俗话说:只有青山常在,才能绿水长流! 看到今天记者采写的 “城乡观察”《“自家山林”能常青吗?》,并非杞人的我等也会担忧起来:随州的青山绿水还能长久不? 众所周知,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,随州有许多让世人瞩目和自个骄傲的地方:历史人文优势暂且不论,单就自然条件而言,因为随州属于北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型气候,光照充足,雨量充沛,造就了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,孕育了丰富繁盛的动植物体系。而且一年四季分明、气候宜人,物产丰富。大洪山桐柏山两山拱护,毫无过境客水污染之虑。天然和人工水面众多,寻常年景旱也丰收涝也无忧。既无鄂西北旱包子的苦恼,也没有江汉平原防洪的压力。 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,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同心协力,封山育林十数年,一举扭转了改革开放之初山荒林毁的颓势,生态环境得以恢复,珍禽异兽纷纷归山投林。人们终于长吁一口气:青山依旧在,绿水仍然流!随州城乡居民街谈巷议,无不称道封山育林利国利民! 然而,才几年光景,不知是好了疮疤不再痛,还是刚刚得意就忘了形。一些地方的一些企业和一些老乡们又盯上了青山。不管有没有采伐许可证,只要有人出钱买,见树就砍,甚至连胳膊粗细的也不放过。不是笔者盛世危言,如果不加约束节制,要不了多久,随州几百万人民辛辛苦苦封山育林十数年的成果就会毁于一旦。 前车之鉴,后事之师。历史的悲剧不应该重演!今年随州遭遇多年不遇的旱灾,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人畜饮水困难——这种状况恐怕也是史上少有的。除了天灾之外,人祸也多少有一点吧?青山不在,何来绿水长流! 痛定思痛,我们有必要大声疾呼: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,为了子孙后代的饭碗,停下你手中的斧锯!要让随州的青山常在,绿水长流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