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  首页 -往期报纸   
  文章搜索:
穷且益坚致富路
  

本报记者 冯家园 实习生刘倩倩 通讯员孙华龙
  在随县尚市镇星申村,提到养兔的王宗发,大家都夸他了不起。
  2月7日,记者慕名前往。沿着崎岖蜿蜒的通村公路,车子走了近20分钟,便来到了王宗发家。进门,家中的猎狗朝我们狂吠。院中,上月的积雪还未完全消融。
  循声,王宗发从兔棚里出来,连忙脱下工作服。“正在给兔子喂食,做卫生。”他解释道。
  从星申村村支书汪培成口中得知,王宗发自幼有夜盲症,眼睛不好,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。但他特别爱学习,养得一手好兔子。
  一直以来,王宗发与身体均有残疾的父母住在一块,没有上过一天学。“养兔子技术从哪儿学来的?”记者有些好奇。“刚开始养了十几只,纯粹是为了吃。后来就摸索出一些养殖技术。”他说。
  2010年,王宗发开始养兔子。四年后,养殖技术熟练了,就开始规模养殖,养了100多只种兔,一年循环养殖4000多只。养殖过程中,他一方面通过手机视频学习技术,一方面与合作伙伴共同探索。
  同村的王自刚是他的合作伙伴,两人共事六年了。“他记性好,我是他的眼睛,我看了,念给他听,相互探讨。”王自刚坦诚地讲。
  与常人养兔不同的是,王宗发他们采用中药喂养,饲料里掺杂枸杞、肉桂等数味中药材。他介绍,自己比较喜欢中医药,加入中药后,兔子的肉质好、免疫力强、成活率高,还降低了成本。“这些药材,有的靠买,有的是在山上采的。”他说。
  养殖的兔子三个月便可出栏,一只4.2斤左右,可卖到30到40元。王宗发说:“一年下来,可以有三四万元的收入。”
  一个平常走路、生活都有困难的人,如何将兔子卖出去?王宗发介绍,通过在手机上学习,了解到广西、四川、湖南等地比较喜欢吃兔子,便和王自刚一起把兔子拉到南边去卖。一次,王宗发在湖南湘潭遇到一个同行,二人交谈后,一拍即合。由王宗发负责养,他负责卖,一下解决了他的销路问题。
  “现在,我养的兔子不愁销,供不应求。”他说。2016年,王宗发摘掉了贫困帽。
  这段时间,王宗发一边忙着养兔子,一边忙着村里的养兔基地建设。汪培成告诉记者,村里依托他的养兔技术,投入100多万元建起了养殖基地,所有的兔笼都是王宗发自己设计的,这个基地将带动10多户贫困户增收。
  “自己脱贫了,也要带动他人脱贫,只有大家脱贫,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好。”王宗发说。
  记者看到,养兔基地的兔棚已经建好了,种兔房子即将封顶。“要不是天气不好,我们已经搬进来了。”
  按照规划,基地里将养殖1500只种兔,年出栏60000只左右,收入达到60万元左右。10多户贫困户年均可增收上万元。
  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。王宗发靠自己的双手和勤奋,带领大家走上了脱贫之路。

更多>>  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
 
 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
·穷且益坚致富路
  本文所在版面
【第 A2 版:综合新闻】

随州日报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

Copyright© 2007-2019 by .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