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约记者 余运来 通讯员 熊晓枝
“这次的白菜质量好,卖相不错,收价要高一点。”
“你们的白菜口感好,在仙桃很受欢迎,比一般白菜售价高1角。”
近日,曾都区万店镇黄家畈村蔬菜种植基地里,村党支部书记黄中荣正与仙桃商贩刘成家讨论着白菜收购价格。
记者看到,一棵棵大白菜葱翠饱满,生机盎然,即将采摘;大棚内黄瓜、豇豆苗已经牵藤,待白菜陆续收割后就可移栽。
这次将采摘白菜3万棵,可以卖3.6万元,刘成家很爽快地支付了3万元订金。刘成家说:“万店镇蔬菜种得很不错,在我们仙桃很受欢迎。”
黄中荣介绍,这100亩土地于去年12月份流转,共投入21万元。第一批全部种植大白菜,2月7日播种,生长期约85天,可以产90万斤,收益约30万元,纯收入达10万元。
说起种植收益,黄中荣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这些土地是旱地,以前种植小麦、棉花,一亩地的纯收入不超过600元;现在土地流转后,冬天种白菜,春末夏初收割后就开始种植豇豆、苦瓜、黄瓜等夏季蔬菜,预计每亩地收入至少5000元。
种植蔬菜收益高,43户贫困户可以享受分红,还能带动贫困户就业。村里请了50名贫困户负责大棚育苗、摘菜、浇水、锄草、翻地等田间管理,每人每天80元工资,一年下来大概有3000多元收入。此外,还聘请了2名有种植经验的农户做技术员,一年工资3万元,技术员还参加区农业局、万店镇等组织的培训学习,不断提高蔬菜种植技术,提高产量,帮助村民脱贫致富。
该村二组贫困户马立凤正在基地里干活。她今年54岁,家中儿子、媳妇患有智力障碍,还有一个两岁多的孙子。她告诉记者,在蔬菜基地干活,不仅可以领到工资,下班后还能带孙子。黄中荣对黄家畈村脱贫工作的规划清晰明了:“今年秋天,将继续流转200亩土地,发展蔬菜种植、稻虾养殖等产业扶贫项目。村里集体产业发展起来了,才能帮助更多贫困户早日脱贫,村民才会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