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  首页 -往期报纸   
  文章搜索:
母女俩的求职路
  曾都区实验小学教师黄洪青马上就要退休了,从1976年毕业,她已在讲台上站了32个春秋。当时,23岁的黄洪青带着“一颗红心,两个准备”的想法手执教鞭。几十年后,女儿却通过另一种方式再谋教职。
    1976年,黄洪青从随州师范学校政治专业毕业,被分配到一所部队学校当老师。对于农村出来的黄洪青来说,能够跳出农门,成为一名吃“公家饭”的人民教师,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,月工资28.5元,已够基本生活所用了。
    改革开放后最突出的表现就是,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,一些新事物开始出现,市民的钱包,也越来越鼓。现在,已经有了30多年工龄的黄洪青一个月能拿2000多块钱的工资。对此,她挺知足。
    不过,刚走上讲台的黄洪青没有料到的是,几十年后,她的女儿会继承母业。不同的是,女儿是经过了多方比较和选择,最终选择教师作为职业的。
    2000年,黄洪青的女儿张希玺考入襄樊学院政治系。2004年,张希玺毕业,统分制度早已终结。在哪工作,从事什么行业?张希玺经过慎重思考,先到杭州一代考察了就业形式,最终选择了家乡随州,加上父母的劝导,张希玺决定从教。经过一番选择和思考,张希玺成为随州现代教育集团的一名中学教师。
    “无论是分配工作,还是双向选择、自主择业,都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,都有其优越性。”回首30年,黄洪青这样总结。
更多>>  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
 
 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
·母女俩的求职路
  本文所在版面
【第 A2 版:综合新闻】

随州日报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

Copyright© 2007-2019 by .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