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高考改变两代人
1977年下半年,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,已是高中毕业回家务农五年之久的我,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,我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报考了中专。那时,我白天下地干活,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挑灯夜战,复习功课。参加完中专招生考试,那就是漫长的等待。到1978年3月,才收到了随县师范的录取通知书。经过两年的学习,我顺利地毕业了,被分配到随县实验学校工作。我从农村来到了城市,从农民转变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。 改革开放初期,教学条件十分落后,一支粉笔,一块黑板,一本教材,是我多年来上课用的“三大件”。而现在取而代之的是电脑,只要鼠标轻轻一点,各类资料应有尽有,从粉笔加黑板,到幻灯片简易投影仪,再到多媒体,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始走进学校,走进教室,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,这是我最深切的感受。 除了工作条件的巨变,教师的待遇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曾记得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试用期工资是每月29.5元,第二年转正后是每月34.5元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,教师的工资逐年增长,从月薪几十元到一百多元,二百多元……,现在我的工资已是一千八百多元了,是刚参加工作的50多倍。住房条件也是今非昔比,刚参加工作时,我们几个男青年教师合住一间房,后来住单身宿舍,而面积不到9平方米,且又潮湿,又阴暗,那艰苦的滋味就不用提了。到了90年代,我搬进了90多平方米的新楼房。家用电器不断更新,生活品质不断提高。 2000年,又到了一年高考时,我儿子参加高考,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,入学后不久,新加坡政府引进人才,到该校招考25名学生,儿子报名应考被录取,就读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,所有费用都由新加坡政府承担。没有改革开放,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子弟,怎么会漂洋过海,出国留学呢?是改革开放改变了我们父子两代人的命运。 杜万修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