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每个孩子都是天才
也许“心有多大,舞台就有多大”的公益广告大家都看过,但有多少人真正理解这个广告的内涵呢? 记得有一次,八岁的女儿满脸疑问地问我:妈妈,心有多大,舞台真的就有那么大吗?我说是呀,为什么你不相信呢?要不你试试,如果你将来想做某件事情,你从现在就开始努力认真地去做,那么将来的某天你真的能实现。 女儿的疑问让我想起了三个故事。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,7岁会写字。老师对他的评语是:“反应迟钝,思维不合逻辑,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。”曾有退学的遭遇。一个孩子曾被父亲看成白痴。在众人的眼中,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——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。他叔叔绝望地说:“孺子不可教也!”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:“你放着正经事不干,整天只顾打猎、捉耗子,将来怎么办?”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,与聪明沾不上边。 这三个孩子分别是爱因斯坦、罗丹、达尔文。 这样的故事其实还有很多很多,都说明一个共同的道理: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才,我们没能发现他,那是因为我们还缺少一双智慧的眼睛。 作为老师,我们每天要面对的学生很多,许多学生可能属于老师觉得不听话的那类,而我们觉得满意的学生大多数是成绩比较好、性格比较乖巧的,可是这样的学生又有多少呢? 记忆中,八年前的一个学生名叫费铭杨,是当时所有老师都觉得很头疼的:上课不听讲,迟到,刻桌椅玩刀具等等,所有与上课无关的事情他几乎都做过。尽管各科任课老师都苦口婆心地劝说指导,却没有任何作用,没办法,最后只得叫他的家长到学校来,作为班主任,我如实汇报了他在学校的学习情况,希望能同家长共同教育好这个学生。但所有的努力效果并不明显,他依然故我。怎么办呢?在束手无策之时,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又一次谈心交流。这次我一改往日的批评指责,而是根据他的性格爱好鼓励,我说也许将来的科学家就是像你这样的人才,爱观察钻研,爱动手实验,但是科学家如果要把他的科学成果公之于众,还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字基础,不然写不出来,人家不知道,还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,否则错一个小数点都可能带来很大的麻烦,所以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要把文化课学好,不一定要学得非常精,但最起码要够自己用,而至于你的研究大可利用课余时间…….没想到这次谈话之后,这个学生不仅学习的劲头大了,而且课余时间也抓得更紧了。 去年的教师节时,他寄给我一封信,告诉我他的发明创造已有15项获得专利。 这样的学生,真的是不胜枚举,也许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中,还有很多比他更调皮的,但是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舞台。其实,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“问题学生”,而只是我们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。 (杨露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