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  首页 -往期报纸   
  文章搜索:
大棚里的幸福年
  

本报记者 冯家园 通讯员 孙华龙
  2月19日,正月初四,随县尚市镇有余村的沈建新没有走亲戚,一头钻进了自己的蔬菜大棚,去摘已长大的茄子,准备拿到街上去卖。
  “今年春节比以往忙得多,亲戚没走完,只顾着卖茄子去了。”沈建新说,春节期间卖了600多元。
  沈建新是该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,因残疾致贫,以往就靠种田赚点收入。去年,一心想摘掉贫困帽子的他,鼓足了干劲,经过考察并采纳村干部建议,到安居潜心学习大棚蔬菜种植技术,一学就是半年。
  技术学好了,搭大棚的资金从何而来?正当沈建新犯愁的时候,有余村党支部书记沈瑞勇找上了门,支持申请扶贫小额担保贷款,可谓“雪中送炭”。
  沈瑞勇告诉记者,扶贫小额担保贷款属于分贷统还,贫困户只用签字就可以拿到扶贫资金。这下,沈建新贷款了5万元,加上自己1万多元积蓄,搭建了两个大棚。
  记者在通往尚市镇的路边上,见到了沈建新的两个蔬菜大棚,里面种着茄子。“本来是一个种的茄子,一个种的青椒。但去年(农历年)雪下得太大了,温度太低,青椒冻死了,就剩下一个棚的茄子。”他告诉记者。
  大棚里的茄子长势喜人。“已经卖了四、五批了,收入3000多元。”他说,现在每斤茄子价格可以卖5元钱,整个大棚的茄子可以卖七、八千元。
  有了两个蔬菜大棚,沈建新的家庭收入超过了贫困户标准,摘掉了贫困帽。“脱了贫困帽,自己有面子,也看到了致富的希望。”说话时,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  春节期间,沈建新大多数时间都忙碌在大棚里。他说,“等天气转暖,还准备申请些贷款,再搞两个大棚,种大棚葡萄,其间套种香瓜、西瓜等,以反季节蔬菜水果为主,价格好,也好卖。”
  他介绍,葡萄需要三年才有收入,但其间套种的香瓜等可以赚回大棚的投入。“一年下来,一个棚可以有1万多元的收入。”
  看着他忙碌的身影,能感受到他十足的致富信心和干劲。这个年,沈建新一家过得很幸福。

更多>>  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
 
 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
·大棚里的幸福年
  本文所在版面
【第 A1 版:要闻】

随州日报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

Copyright© 2007-2019 by .all rights reserved